8月4日下午,由宜兴市绿色低碳产业协会与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常州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校企拓岗及战略培训活动”在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成功举行。
活动汇聚高校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通过实地参观、深度研讨与专题培训,搭建了高效的产教融合与行业交流平台。
01
实地参观
感知前沿,夯实合作根基
活动伊始,参会嘉宾在江苏新奇环保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企业展厅。从核心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案例,从环保设备迭代到绿色低碳理念实践,全方位的展示使高校代表深入了解了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活力与技术优势,为后续校企人才精准对接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02
校企拓岗
需求对接,共绘合作蓝图
高校之声
常州大学副校长李忠玉介绍了学校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在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领域的特色,表达了与宜兴环保产业深化合作的期望。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检测学院院长叶爱英重点介绍了学院以工科为主的定位、专业设置及化工、智能装备、检验检测等特色优势。
常州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江权、党委书记薛峰则详细阐述了学院的学科优势及2026届毕业生就业需求,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并邀请企业参加9-10月专场招聘会。
协会与政府视角
协会会长蒋介中指出企业转型期普遍面临“人才供需两难”,建议校企提前规划合作,推动博士导师领学生深入企业调研实际需求,开展定向培养,促进人才伴随企业成长。
宜兴市人社局市场办主任陈霁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肯定了常州大学化工背景毕业生的就业韧性,并提议推广“导师带学生进企业”模式,利用“青年驿站”政策助力人才留存。
企业诉求
江苏蓝天水、鑫汇林环境、瑞鼎环境、新宇天成等会员单位代表深度参与研讨。江苏蓝天水董事长周强、鑫汇林环境董事长李占忠分享了合作经验与人才招聘、留存的实际难题,呼吁加强对接以弥合学生理论与实践鸿沟。
江苏灵谷化工高级顾问赵建伟结合42年从业经验强调,人才引进需匹配企业实际,新员工需再培训,人才稳定依赖待遇与前景双保障。
新奇环保董事长汤水江创新性提出开展党建联盟、邀请企业家担任就业导师提前接触低年级学生,使其尽早了解行业需求。他坚信:“环保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知识实践化、人才产业化的关键,未来合作必将硕果累累”。
03
战略培训
洞见洗牌,把握发展先机
特邀江苏灵谷化工原财务总监赵建伟开展“如何做好周期里的机遇抓手”专题培训。赵建伟以“行业三重大洗牌”为核心,为与会者带来深刻洞察:
政策性洗牌:以教培行业转型、“双碳”战略落地为例,警示企业“合规是生存底线”,对政策敏感度不足将导致经营危机;
市场化洗牌:强调管理效率、现金流健康度、团队执行力是“真本事较量”,基本功薄弱者终将被市场淘汰;
周期性洗牌:提出“晴天修屋顶”理念,呼吁企业提前储备技术、人才与资金,提升抗风险韧性,方能熬过行业寒冬。
展望未来
本次活动是协会推动产教融合的关键落子。未来,协会将持续发挥“枢纽型”平台作用:优化产教融合平台、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战略培训体系。
协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整合政策、高校、企业三方资源,全力支持会员单位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发展韧性与竞争力,为宜兴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多方合力之下,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开启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